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精品原创 > 正文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

2017-12-15  来源:映象网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王双正 图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杨国栋)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唱者动容、听者动情。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彩排,12月12日晚,以宝丰马街书会700多年兴衰为背景题材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首演。省会2000余名观众观看了首场演出。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王双正 图

话剧《老街》的原型是马街,地处古应河畔的河南宝丰县马街村。1996年马街书会被确定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认证,马街书会被确认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是中国民间的曲艺盛会,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书会期间,全国数千名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以曲会友,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奇观。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王双正 图

该剧共分11个章节,是由总政话剧团团长王宏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宫晓东任导演,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曲协主席范军领衔主演,该剧以宝丰马街书会700多年兴衰为背景,通过对马街书会状元七岁红爱恨情仇的从艺生涯描写,从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多舛的命运入手,讲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马街书会状元“七岁红”从艺的生涯描写,反映民间曲艺艺人在面对危难时的民族大义和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从而发掘“马街书会”这一世界最大的民间艺人盛会历经沧桑却兴盛不衰的根基和内在力量。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王双正 图

晚上7:30分,话剧《老街》准时鸣锣开唱:又是一年一度马街书会起会的日子,河南宝丰县马街村略显破败的火神庙前烟云缭绕,尚未返青的麦子地上,身穿自元代以来各色服装的男女艺人们或站或坐,或操琴,或击鼓,或执檀板,或提锣镲,表情夸张动人,身段千姿百态,形成一幅古画般的“马街书会图”。

光影流转,犯我中华的日本兵一路烧杀而来,七岁红、浪八圈、满口春、算破天,一代老艺人在困境中选择坚守,为了曾经的荣光、为了一生的梦想、 为了延续七百年的艺术传承,身患绝症、九旬高龄的七岁红在众人的翘首期待中又重新锦衣绣袍、粉墨登场……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原创方言话剧《老街》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王双正 图

在旋转着、不时变幻场景的舞台上,河南方言、江湖暗语、业界行话等随时不时出现,多个形象饱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出现在舞台上,他们既是起早贪黑行走江湖、奔波乞食的底层百姓,又是深明大义、才华横溢、 书魂在身的民间艺人,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当下,这种宿命般的使命担当尤难可贵,让人在欢笑声中满含热泪、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

历时2小时30分钟的演出中,现场掌声雷鸣、反响强烈。河南坠子、河洛大鼓、大调曲、三弦书、数来宝等十多种民间曲艺艺术的交织成的美妙和音。艺术家以国内一流的水准、浓郁的河南乡音、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宝丰马街书会、展示了中原曲艺文化,呈现了一台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盛宴,使观众感受到中原方言魅力,踏上“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书会文化活态传承之旅。

据悉,原创方言话剧《老街》仍会像话剧《老汤》一样挺进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等地演出,还将酝酿在正月十三马街书会日,回到故事的起源地宝丰马街进行演出。

(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QQ:2800068)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宝丰 原创方言话剧 老街 河南省艺术中心 首演 责编:张静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鲁山法院发布打击拒执犯罪成果 网上追逃35人落网20人 鲁山县人民法院发布打击拒执犯罪成果
映象网自宣

精品原创

鲁山县供电公司:打造强劲电力“引擎” “照亮”脱贫之路 鲁山县供电公司打造强劲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图片新闻

映象直播广告位300*250

地市直通车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