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阿姨对我的关心!我以后也要成为像你们一样有爱心的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宝丰县杨庄镇崔庄村贫困户杨朝辉的女儿感激地说。
2019-06-04
5月30日,平顶山市宝丰县张八桥镇王堂村的大街小巷里,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有的调配颜料,有的手握画笔,几个人时不时地还争论一番。不一会儿,原本“素颜”的墙面上,已被色彩斑斓所替代,或人或景的造型也逐渐显现。
2019-06-04
一架当前世界航空市场高占有率的现代化喷气式支线客机静静矗立在绿树丛中,干净整洁的机舱里,身着标准航空制服的学生正在有丰富航空经验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训……这是6月2日,记者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见到的一幕。
2019-06-04
舞钢市八台镇麦收工作已接近尾声,秸秆禁烧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为打好三夏秸秆禁烧攻坚战,八台镇通过宣传再发动、责任再落实、督导检查再加强,做到“三个不放松”,继续狠抓秸秆禁烧工作。
2019-06-04
“俺今天收储秸秆500多公斤,再也不用发愁今年肉牛的过冬问题了。”6月1日下午,正在装载小麦秸秆的鲁山县汇源街道王瓜营村村民曹丙建说。
2019-06-04
“多亏了帮扶干部一遍又一遍到俺家讲政策,还帮俺准备申报资料,办理重症慢性病卡。”6月3日,宝丰县肖旗乡白庄村五保贫困户楚旺,说起健康扶贫惠民政策满面笑容。
2019-06-04
6月2日,在郏县冢头镇小李庄村“双违”集中整治现场,4台钩机正在挥臂作业,2台洒水车正在除尘降尘,6辆运输车忙着运输物品,身着统一制服的160余名执法人员顶着酷暑,在现场有序拆除着“双违”建筑。
2019-06-04
6月1日上午,郏县西街学校隆重举行了的“传承红色 筑梦未来”一年级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2019-06-04
5月30日上午,“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采访团大巴行走在该县昭平湖景区上游湖畔,伴着林荫山路小鸟的叫声,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鲁山县县委书记杨英锋介绍完鲁山县情,说道:“到鲁山来,可净心、净身、净肺。”
2019-06-04
6月2日,记者在鲁山县董周乡林果产业党支部门前见到,五台大型运水车正在向20余辆三轮车水罐里注水,一派忙碌的景象。
2019-06-04
5月31日,舞钢市尚店镇镇长孙彦峰带领环保、土地、规划、水利、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干部职工40余人对辖区“双违”建筑和“散乱污”企业进行逐个清理。
2019-06-04
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为了加大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推进全县控烟履约进程,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郏县人民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在行政路休闲广场开展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及义诊活动。
2019-06-04
鲁山绸是地域特色产品,在六、七十年代曾是鲁山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当时有过创600万美元外汇的辉煌。鲁山绸是野生柞树叶放养柞茧吐丝而织,从缫丝、炼、染、织得经过十八道工艺流程,从养蚕到成品,无任何化学污染,是真正的全天然、纯绿色原生态产品。这种丝绸又叫鲁山一化柞蚕丝绸,有它的唯一性、不可复制与不可替代性特征,与传统的桑蚕丝绸相比对有它的“差异性”。
2019-06-04
刘兰芳艺术馆、中华曲艺展览馆、宝丰汝窑博物馆是河南宝丰县众多文物文化展馆中的代表,似三只足鼎显了宝丰文化之灵、深厚和生命力。
2019-06-04
6月2日,宝丰县交通运输执法局局长叶国远、宝丰县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郭国需带队,组织交通、公安执法人员54人,执法车辆8辆,对国道207线、省道S231线及县道X020线等路段采取突击行动,“天网行动”再传捷报。
2019-06-03
65岁的范钦宪,是鲁山县团城乡老年互助协会会长,荣获登河南好人榜,获平顶山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等称号。他为烈士义务守陵多年广为人赞。
2019-06-03
“叮呤……叮……”总是在饭前的某个时间,平顶山市区“活雷锋”范素海的电话总是不经意地响起,呼叫前去维修热水器、煤气灶等。他是平顶山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燃气具发展分公司燃气具维修班班长。
2019-06-03
6月1日,是第70个国际儿童节,宝丰县审计局志愿者十余人在局长王月霞带领下,带着书包、图书、文具盒、铅笔、作业本、橡皮、方便面等礼品,部分志愿者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到该局联系的贫困村观音堂林站庄科村和李庄乡幸福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2019-06-03
他有着“中国第一卷绕工”的美誉,在高达90分贝的噪声环境里,独守宁静、心无旁骛,38年,专注干好一件事—原丝卷绕;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可以用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细的丝线“作画”;他感恩重情、无私奉献、潜心育人,手把手带出徒弟100多人。他,就是张国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原丝一厂一名基层班组长。
2019-06-03
5月30日,“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采访团走进鲁山县库区蓝莓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探访,该乡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该乡共发展蓝莓植园区11个,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河南省“第一大蓝莓生产基地”。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