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师红军 乔新强)12月30日,在鲁山县尧山镇大庄村一处农家小菜园里,两个男人正在拔白菜,干得热火朝天时把棉袄都给脱了。其中一个戴帽子的男子,嘴里啊啊啊的却说不出话来。
“这个啊啊啊的人是个哑巴,旁边的是俺们村的张书记(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前,哑巴流浪到我们村里来,张书记就收留了他。如今30多年过去了,张书记一家对待他就像亲人一样。”对这件事知根知底的大庄村张怀法老汉介绍道。
张怀发老汉所说的张书记叫张国营,今年60来岁,现任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大庄村全村10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0亩,人均耕地0.35亩。全村共有村民318户116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 37 户 98 人。
据村上的老人们回忆,大概是在1988年的时候,一个在尧山镇街上经常见到、流浪讨饭多年、估计有30多岁的聋哑人,辗转来到了大庄村,好心的张国营就收留了他。一来二去,张国营和哑巴有了亲人般的感情,张国营对待流浪来的哑巴就像“亲哥哥”一般,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由于流浪汉是个哑巴,说不出自己的老家在哪里,也无法通过口音来判断,因此虽然张国营也曾想过帮哑巴找到老家的念头,并且也曾付诸行动,但最后都无果而终。收养哑巴后,他的户口身份也成了一个难题,2017年3月,张国营几经周折,多次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终于把哑巴的户口安在他们村上,取名就叫张哑巴,这样哑巴就成了大庄村的一个村民,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村集体的各种福利待遇。
如今,哑巴“哥哥”在张国营一家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平常就在家里帮助干点杂活。哑巴的换季衣服、过年新衣、头疼发热时看医生,都是张国营张罗的,哑巴也融入了张国营的大家庭。张书记收养哑巴30年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事迹也成了当地群众的美谈。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180 3758 5596 传稿邮箱: lxy3880@163.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革命老区舞钢市八台镇为做好,镇妇联按照镇党委政府部署安排,召开了村级妇联主席会议,会议由副镇长兼镇妇联主席刘朝敏主持。
“喂,您好!请问您是观音堂林站北水峪村王海吗?您知道自己是你们村的防汛工作组成员吗?您知道具体的工作是做什么吗?”最近几天,宝丰县水利局对全县沿河153个村459名基层责任人进行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话抽查,以此提醒督促提前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法官,失信对我影响太大了,贷款都贷不到,我现在就去把事情解决了。”被执行人陈某在电话里对法官焦急地说道。近日,叶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通过对被执行人陈某采取失信、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成功执结了一起借款纠纷案。
4月13日下午,平顶山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士浩和调研员郑东风一行到石龙区人民法院调研督导司法办案和疫情防控工作,在院会议室与该院班子座谈。石龙区法院院长武中立及在家班子成员参加座谈。
4月13日,河南省舞钢市公安局院岭派出所迅速出击、缜密侦查,快速办理一起高空抛物砸坏汽车,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月13日,在鲁山县库区乡东许庄村的豫尧蓝莓基地,1米多高的蓝莓树上开满了一串串浅淡粉白、只有蚕豆般大小的花朵。比起春季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来,蓝莓不但花开晚春,也确实不值得令人驻足欣赏。
4月13日,记者从鲁山县科协获悉,该县马楼乡官庄村被河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确定为省“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是全市唯一获此称号的村。
“你看我们乡这道路,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树木矗立道路两旁,农闲的时候,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心情特别舒畅!”4月12日,鲁山县仓头乡黄楝树村村民王春霞高兴地说。
“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大坑,现在建成了一个小广场,这边的路口,原来一辆小轿车都过不来,现在是又宽又平坦,大巴车都能过,俺村年内还修了农民书画馆,村内的卫生天天都有人打扫……村里的环境变美了,群众的素质也提高了!”
4月11日,平顶山父城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