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郏县王集乡东岩村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道路

2019-07-22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李亚民)郏县王集乡东岩村北的三亩金银花树最近成了附近群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你看那花儿,今年长得多好。明年再种一年,会开的更好”、“驻村工作队种花,也是为咱老百姓办好事”、“要是能扩大规模,咱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也不知道最终的收益会怎样?”

三亩四季树形金银花“封丘大毛花”就种植在东岩村,三组群众郑伟朋流转的土地上,说起金银花的种植,全程守护的东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航杰和他的队员深有感悟。

据悉,2017年12月4日,刘航杰接到了县里的驻村下派任务,刘航杰和他的队友来到了王集乡东岩村。当时东岩村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村子的实情和贫困户的家庭实际使脱贫增收成了摆在驻村工作队眼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经过反复的商讨,2018年秋收前,工作队来到河南封丘找寻脱贫带富的新路子。

封丘是全国三大金银花种植基地之一,不论是在金银花的品种选取上,还是在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上,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当地种植师傅的指导下,工作队选取了四季树形金银花“封丘大毛花”做为实种品种。当年秋收结束前后的10月份,工作队流转了3亩土地当做试验田。2019年1月份和3月份,工作队又分别到濮阳和汝州学习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今年5月份,在兼顾村级扶贫工作的前提下,工作队的人员又来到了山东平邑县和蒙阴县考察学习。6月份,头茬金银花迎来了采摘季。

为摸索快速有效的采摘方法,前三次采摘工作队都是亲自下地,并请来亲戚朋友帮忙,甚至于请来本村和附近村经常摘辣椒、摘豌豆的村民进行试采。在采摘过程中,工作队也是边采摘、边总结、边改进。在累计经验的基础上,工作队本着初衷,请来了本村有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和低保户参与其中。仅第一茬花采摘,先后已有60余人次从中获利,按照每人每天增收40元到80元计算,一茬花采摘7到8天,手脚迟缓一些的工人最低月收入也在300元左右,技术纯熟的采摘工人甚至能达到600元以上。金银花种植带动了扶贫和地方用工,这也符合了工作队起初的想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至7月中旬,第三茬金银花正在采摘中。

因是初次栽种金银花,技术不纯熟加上经验不足,最终导致金银花没能按照预期价格售卖,造成了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损失。

7月15日下午,应邀的河南省豫花1号金银花种植有限公司经理于海利来到了王集乡东岩村。按照于海利的说法,金银花在种植方面没有问题,现如今的长势也很好。但于海利同时指出,金银花属于喜水性植物,应8到10天浇灌一次,3亩金银花在灌溉上有些滞后。以三亩金银花为例,就如何掌握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怎样取得经济效益和找到销路,于海利现场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当场解答了群众的提问。让群众放心的是,于海利表示下半年如果有人种植金银花,他所在的公司将派人现场指导育苗移栽和田间的修剪管理以及后期的采摘烘干等;若是金银花成熟收获,公司也可直接回收,群众不用担心种了卖不出去。但同时,于海利也告诫群众,先行实验期,莫要贪大贪远,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现年60多岁的脱贫户岳群生当即表示等秋收后愿意试种2亩。

在尝试探索新的增收路子的同时,工作队也对未来提前做了计划和打算。首先是开设种植学习班,为有意种植金银花的群众讲解金银花的种植技术。其次是到明年10月份,工作队将对现有近3000棵金银花树苗按照每亩300棵到350棵进行分栽定植,金银花种植面积将扩种至8到9亩,预计每茬采摘可带动20到30人务工,按一年4茬觉计算,一年可带动劳动力就业80到120人。

同时,将培育1万棵金银花树苗,为有意向种植的农户节约远距离奔波的购苗成本。工作队还计划明年再种植2到3亩的山东北花品种金银花。山东金银花产量稍低,每亩年产在100斤左右,但其特点是年产一茬,花开时间集中,能够保证采摘、烘干、售卖的连续性。考虑到两年后驻村工作可能会结束,试验田或按照成本价出售给当地群众或无偿给予贫困群众。对于已种植的金银花,则是培养种植大户或招商公司,目前正在商谈。

截止7月中旬,头二茬金银花已全部采摘完毕,共有63人次参与其中,受益近4000元。

(映象网平顶山频道新闻热线: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郏县 脱贫致富 责编:李静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郏县工信局:“四个强化”全面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连日来,郏县工信局科学组织,主动作为,强化工作措施,一手抓企业防疫,一手抓产能,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 郏县:降低用电成本 为企业发展“加油”

    “这次疫情对我们影响还是比较大,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能让我节省7万元电费,这是实实在在的优惠,太感谢了!”2月28日,在郏县产业集聚区,嘉兴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应殿对该县供电公司坚决贯彻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 郏县渣园乡:在抗“疫”一线践行初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郏县渣园乡宋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着先锋模范和主力军作用,坚守抗疫一线,保障村民安全。

  • 青春“疫”线 郏县90后小伙:我想入党

    96年出生的王高远,2016年进入郏县龙山街道公安派出所,现在是龙山街道东中心社区的“一村一警”。和大多数90后的年轻人一样,他热情、阳光,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 郏县王集乡:116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复工

    “上车前一定要戴好口罩,保管好个人随身物品,我们的外出务工群里也会及时发布乘车有关注意事项,请大家留意关注。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联系或群内咨询。”3月1日8时,薄雾笼罩下的郏县王集乡政府院内,此次行程负责人李亚航就返岗注意事项做最后的强调。该县交通部门提前统一调配的7辆大巴车,早已等着集合在此的116名返岗务工人员落座出发。

今日热点

李景耀一行人到蔡庄村参观乡村游 李景耀一行人到蔡庄村参观乡村游

精品原创

郏县法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郏县法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