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师红军 李盈宏)五里岭上黄梨满枝头,大年沟里鲜桃压弯腰。团城辛荑遍山坡,辛集葡萄成品牌。山区油桐满山、板栗连片,丘陵花椒成行、栀子成排。这是鲁山县经济林发展的喜人景象。
鲁山县是全省25个以林为主的重点山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12万亩。近年来,该县里把科技兴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集体、个体开发经营荒山、荒坡、荒滩。指导他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把全县划分为四大经济林开发区,逐步形成柿子、花椒、核桃、山芋肉、油桐、板栗、苹果8大经济林生产基地。在全县建立5个综合科技示范点、5个示范区、21个科技兴林联系点,使林业生产逐步实现种植良种化、管理科学化、营造标准化、生产商品化格局。已建立科技示范点40多处,总面积8.5万亩,起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辐射多个乡的作用。
林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县林业部门在每年从春季植树、修剪、疏花疏果,夏季治虫、治病,秋季整形修剪等节点,都派出技术人员到山头地块指导,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先后引进、改良板栗、甜柿等50多个优良品种,推广大穴整地、覆盖地膜、粘用生根粉等20多项造林新技术。培养乡村林果业技术人员400多名,培育林果嫁接技术人员110名,组建林果嫁接技术专业服务队13支。开办森林网络医院,积极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县里还把低产园改造作为科技兴林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实施以整型修剪、施肥治虫为主的“整容“手术,改造低产林果园。近年来,改造低产经济林8万多亩,平均亩产增加100多公斤。辛集乡张庄葡萄经改良,产量明显增加,梁洼镇张相公村柿树经嫁接改良,一些品种不纯的果树,当年就变了样增了产。下汤镇社楼村桃园经过配栽授粉树后,一些只开花不结果的“公树”如今果满枝头,库区乡东学庄村引进蓝莓种植1100亩,仅此一项农民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赵村的玫瑰,马楼的火龙果等经济作物效益倍增。
科技兴林让绿树满坡,科技兴林使黄土生“金”。目前,全县涌现出核桃、葡萄等专业村60多个,经济林专业户1300多个,像林丰庄园、凤凰山庄园、梁洼核桃基地等面积1000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全县达10多个。去年,全县林业产值达12亿元,科技兴林为鲁山林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7月9日上午,鲁山县教体局在东三楼会议室召开严肃作风纪律治理违规吃喝专项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县纪委严肃作风纪律治理违规吃喝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教育系统的治理违规吃喝专项工作。
6月下旬,烈日炎炎,鲁山县鲁阳街道辖区内到处可见一群身穿红色志愿者制服的人,挥洒着汗水在为辖区的环境卫生辛勤的劳动着,他们是鲁阳街道机关与社区的党员干部,还有部分的贫困户。
7月9日上午,鲁山县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暨丝绸家纺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该县产业集聚区举行。
7月7日,全省2018年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在鲁山县召开,学习推介鲁山县、兰考县、夏邑县和周口市四县市的学生资助工作先进经验,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7月6日下午,河南省扶贫办副主任郭奎立到鲁山县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7月5日上午,鲁山县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健康扶贫公共卫生服务云巡诊车发放仪式。16台云巡诊车将奔赴全县各乡镇,配合基层医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鲁山县民政局按照精准扶贫、责任到人、确保如期脱贫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民政行业扶贫政策进行分类、整合和完善,狠抓六项政策落实,强力克难攻坚,助推精准扶贫向纵深推进,为困难群众撑起社会救助“保护伞”。
张店乡现有贫困户910户2306人,为让这些贫困户和帮扶干部更好地知晓政策、用好政策,鲁山县张店乡将18大类36小项的扶贫政策打印成《政策告知书》,针对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印制成A5纸大小的小册子,村档、户档各存一份。
今年以来,鲁山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专门设立了旅游扶贫办公室,大力培育旅游扶贫“一带五区”示范格局,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昨日,记者在鲁山县琴台街道了解到,该街道危房改造进度较快,辖区共有19户需要危房改造,目前竣工完成10户。
中国墨子文化旅游区自2015年创建以来,为带动尧山镇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显著加快了当地的脱贫攻坚进程,带动一大批像郭文海一样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被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7月2日下午,鲁山县人民法院机关六楼的巡回法庭内人头攒动,原来是在领取被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资款。24名工人逐一领取工资款后,虽然由于被告当前经营困难没能一次性全部支付完毕,但是作为原告的赵某等24位工人仍然对巡回法庭庭长魏钰玺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满意。
七一前夕,鲁山县仓头乡在新村文化广场举办庆七一颂党恩助脱贫文艺汇演。
孙狗胜曾是鲁山县盐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50多岁,身高只有1.5米,双手先天畸形,一些农活干不成。县、乡根据孙狗胜家庭情况,引导其发展畜牧养殖业。2016年,由县扶贫办筹措资金,背孜乡政府负责帮助购买了10头小猪,其中两头是能繁母猪,后来又购买了黄牛,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2017年甩掉贫困帽。
秦天生是鲁山县仓头乡小寺沟村69户贫困户中的一员,今年45岁,肢体三级残疾,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慢性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有3个学生,还有年迈父母,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过的很拮据。全县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2016年老秦成了建档立卡帮扶对象。鲁山县规划局看到老秦的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帮扶慰问,为老秦“牵线搭桥”,通过发展种植农业和养殖牲畜,一年增加1万多元经济收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有了结余的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