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宁建鹏)早上5点多,郏县东城街道鱼池社区居民王三星就出门了。他拿着扫帚,骑着三轮车,沿着社区内的主要道路仔细进行清扫。“真是年老觉少,也不瞌睡。”同社区的居民王丁黎开玩笑说。“咱上点年龄,别的活也干不成,办事处给咱在家门口找个轻省活,咱还不积极干?”王三星笑着回答说。
郏县产业扶贫扩路子 “四个结合”助增收
王三星是郏县东城街道鱼池社区的贫困户,妻子由于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王三星自己又因为长期慢性病,基本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十分拮据。东城街道办事处针对王三星的现实情况,想方设法扩大其收入渠道,为其提供了社区保洁员岗位。又积极协调县林业局,为其争取护林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土地流转。这些措施使王三星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郏县产业扶贫扩路子 “四个结合”助增收
脱贫攻坚,重在增收,成在增收。今年以来,郏县东城街道在精准帮扶的基础上,通过“四个结合”不断扩大贫困户的产业增收帮扶途径,依产业助增收,以增收促脱贫。一是与行业政策相结合。东城街道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对接,目前已通过畜牧部门争取了辖区企业“千头线”带贫项目,通过金融部门为贫困户争取了小额信贷户贷户用和企贷企用,通过发改部门为贫困户争取了到户增收项目,实现了产业扶贫的全覆盖。二是与发挥社会力量相结合。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作用,大力开展“万商扶万家”活动,为辖区全部贫困户提供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三是与发挥贫困户自身资源优势相结合。贫困户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有时候不能很好的利用和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如土地、房屋等。东城街道积极搭建平台,畅通了渠道,为辖区50%的贫困户协调进行了土地流转,为20%的贫困户协调进行了房屋租赁,变资源为收益。四是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相结合。创造条件提供岗位,但还要贫困户去干。东城街道注重扶贫先扶志,对于部分贫困户外出务工不积极的情况。由帮扶责任人负责进行沟通交流,转变其思想观念,积极引导其外出务工。通过努力,东城街道全部贫困户产业增收措施均达3条以上,全街道的产业增收覆盖率达100%,产业叠加度达5.2,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输血’不如‘造血’,‘授鱼’不如‘授渔’。我们一直将贫困户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向上争取一些、社会援助一些、自己创造一些,多途径多方面扩大贫困户的增收途径,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薛顺国说。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6月11日17时37分,平顶山郏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起命案警情。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郏县薛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百企帮百村、万商扶万家”号召,主动与企业对接,并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脱贫攻坚。
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幸福院”在6月11日正式挂牌,郏县县领导鲁长法、肖根胜、徐子生及该镇党政班子成员、35个行政村支部书记100余人来到揭牌仪式现场。
冢头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一种新的探索,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转让换养老。
6月10日上午8:30,郏县财政局志愿者服务队在局领导张军强、郭欣营的带领下,继续到郏县安良镇苗楼村、徐楼村开展“大排查、大落实、大整顿、大回访、大宣传”活动。
6月11日上午,郏县龙山街道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在二楼会议室开展“爱心助残暨希望工程”捐款活动,旨在为残疾人和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6月10日上午,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社会扶贫捐助仪式在村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热情洋溢,李渡口村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人士40余人纷纷赶回家乡,捐资捐物支援家乡的脱贫攻坚大业,帮助贫困群众共奔小康。
为了做好社会扶贫工作,郏县龙山街道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发动辖区的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共驻共建单位等通过捐款、捐物、微心愿、帮扶等方式,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各方力量,改善各类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温暖困难群众。
6月7日上午,在郏县茨芭镇山店村学校,长顺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占宾向全体师生生动讲解案例,并接受法律咨询,进行互动交流,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热烈地掌声。
胡兵一家四口,父母都年老多病,加上近年胡兵又查出尿毒症,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因无法忍受,撇下七岁的儿子离家出走。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薄云亮得知后,立即带领医务人员到该贫困户家中现场解决问题,除现场为该家庭人员进行体检外,还为胡兵的儿子送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品,当场决定出资帮助发展养羊业。
6月7日,骄阳似火,郏县财政局在该县一偏远的小村举行“献爱心、帮助贫困户实现小心愿”活动启动仪式,把部分贫困群众急需的日常小用品送家入户。
一组音响,两套桌椅,几件乐器,天当大幕,地为舞台。5月31日,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扶贫文艺宣讲团在该县长桥镇白庄村村头林荫下演出。
今年15岁的石向辉,是郏县黄道镇大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水杰的儿子,现在万花山学校就读5年级。向辉的父亲石水杰憨厚实诚,其母亲在石向辉幼年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了,爷爷已经87岁,生活仅能自理。去年5月,石水杰被确定为贫困户,14岁的石向辉,辍学将近2年。镇党委书记王永刚在逐户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石向辉情形,一场汇集全镇力量的爱心大帮扶开始了。
为让像张会敏一样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党的扶贫政策,郏县印发了“行业扶贫政策清单”“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召开了行业扶贫政策宣讲大会。
马圪垱村位于郏县县城西北9公里,是2014年省级贫困村。现有耕地1509亩,辖7个村民小组,478户,1862人,原有贫困户103户,350人。从2014年开始,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烟叶和芦笋种植、和光伏产业先后脱贫90户330人,现有贫困户13户23人,贫困发生率1.24%。刘西勤是该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女儿已出嫁,靠低保金和种地收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