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张鸿雨 孙文涛)“俺村紧靠汝河,过去,农业科技知识匮乏,碰上年景不好,村民们种地赔钱。现在乡里帮助进行优良品种选择、土地测方施肥,农技人员还隔三差五来宣传,丰收应该没问题。”近日,郏县渣园乡马头张村种粮大户冯朝阳来到地头,查看小麦“一喷三防”效果,看着长势良好的麦子,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些小麦已进入扬花期,但麦穗上发现蚜虫,加上下连阴雨,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冬小麦生长不利,应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同时,还应加强后期水肥管理,为小麦增产丰收打好基础。”该乡工作人员谢自伟指着麦穗上的蚜虫说。谢自伟是农技指导员,也是帮农户对接市场的“推销员”,专门替种植户排忧解难。谢自伟说,该乡多年来一直推行科技指导员常下村,科技常入户工作,为村民讲解农技知识,全乡培养了40名科技能手。
“靠天收,靠老思想种地不是办法,农业科技能让农民增收,让百姓富裕。”渣园乡主管农业的负责人张总军说,该乡有3万多亩耕地,要实现粮食高产,增加农民收入,唯有在科技富农上做足文章。
为破解农户技术缺乏、种地收入偏低的难题,近年来,该乡开展基层科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建立了短信服务平台,今年已发送技术、政策、灾害预警等信息10多次,科技服务短信200余条,受益农户30万人次。自去年以来,该乡共组织各类农业科技培训5期,受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向群众发放农业技术书籍500余册,科技宣传页1000多份,各类技术明白卡1500余份。截至目前,今年该乡已完成小麦“一喷三防”24000亩。
“现在正是‘一喷三防’的最佳时节,俺已经喷洒完了。”冯朝阳给记者算了笔账:农药由县农业农村局免费提供,科技知识免费培训,指导服务免费上门,化肥免费送,俺只要按指导员的要求做,每亩地增收50公斤不成问题。俺种了200亩小麦,1年可多产1万公斤,多收入2万多元,加上省下的农药和化肥的钱,每年相当于多收3万多元。冯朝阳说:“科技致富效率高,俺家日子越过越美!”
(平顶山新闻热线:180 3758 5596 微信:2800068,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老王,三分种,七分管。现在进行浅中耕,可破除板结,提高地温。”近日,在郏县茨芭镇管村烟方里,烟站技术员赵丙涛正在给烟农王新领讲解烟苗移栽后的烟田管理要点。今年,郏县为了更好地搞好大田管理,每天投入260名技术员对烟农进行大田管理指导,严格把好“三关”。
5月2日,天气晴好,在郏县县城西关的苗木基地里,王君旗正和几个工人一起挖树苗,碗口粗的女贞树挖起来费了不少功夫。面对记者的询问,王君旗并未停下手中的活儿,“俺这工钱是按棵算的,挖的多,挣的多。为了能多挣点儿,我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块!”
走进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古朴典雅的寨墙、宽阔整洁的街道、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妙手点缀的文化墙、鲜花盛开的古街......无不彰显着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气息。
“去年冬天苦瓜大棚空闲,俺们种植了菠菜,春节后又在苦瓜种植棚里套种了有机花菜和西兰花。
去年冬天苦瓜大棚空闲,俺们种植了菠菜,春节后又在苦瓜种植棚里套种了有机花菜和西兰花。俺们还改造了一个棚饲养了80头绵羊,长势都很好,今年又多雇了长期工2名,多雇临时工5人。
4月29日,郏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召开。郏县县长王景育、县领导魏国强及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总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董建峰出席会议。
4月29日,郏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召开。郏县县长王景育、县领导魏国强及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总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董建峰出席会议。
“党的政策真好啊,没想到俺这个单身汉还有人时时刻刻牵挂着俺,给俺办了这么多实事。”4月29日上午,郏县堂街镇王来湾村贫困户苏伴站在新建的厕所旁激动地说。
“真是感谢杨书记,他对我可没少关心。每天往我这一趟趟地跑,见啥活干啥活,你说党的政策咋恁好呢?”4月28日,在郏县安良镇高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一帆走访时,贫困户程彩香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
在郏县安良镇岩郭村,有一间特殊的小超市,超市没有平整的水泥台阶,没有明亮的玻璃门,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收银台,它坐落在村子主干道的南侧,拱形门的土坯房略显陈旧和低矮,严格来说它只能算是一个小卖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