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张鸿雨 王自行)4月15日,郏县中联天广水泥有限公司矿区内,新栽植的油松、侧柏等绿意盎然;矿区外侧,杏树、梨树枝叶迎风摇曳,为周围环境平添了浓浓春意。
去年以来,郏县创新工作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全面统筹,科学施策。为彻底解决郏县矿山管理史上“重开发,轻治理;只破坏,不修复”“历史欠账大、群众积怨多、政府公信力下降”等问题,该县编制出台了《郏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并按照“一矿一策”原则,督促指导全县矿山企业编制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为矿山绿化提供了明确目标和科学依据,确保了矿山绿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体共治保生态”。
创新机制,全员参与。一是探索恢复治理模式。该县充分调动乡镇、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矿施策,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群众参与、专业指导”的恢复治理新模式。二是探索恢复治理新机制。实施“区内修复、区外补偿”双轨制,明确要求所有持证生产矿山矿区内无条件修复,矿区外延500米(不足的必须异地补偿)无条件补偿。同时要求常绿树种必须在80%以上,成活率必须在70%以上。三是探索恢复治理约束机制。对矿山企业实行“三书约束”,即《依法依规开采承诺书》《依法依规开采告知书》《问题整改通知书》,督促矿山企业按照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方式、开采矿种及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规范开采秩序。通过创新机制,解决了“钱从哪里来、树往哪里栽”的根本问题。
持续加压,强化督查。在恢复治理过程中,该县借鉴拆旧复垦成功经验,像抓拆旧复垦一样抓矿山绿化。县督查局采取周通报、月排名的方式,督促各涉矿乡镇开展无主坑口恢复治理工作,督促各矿山企业加快区内修复和区外补偿进度。对进度缓慢、不能按时完成复绿任务的企业,一次通报,两次警告,三次责令停产整顿;对落后的乡镇进行通报,并计入年终考核成绩。
据统计,截至目前,郏县已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恢复治理及生态补偿20366.5亩,“区内修复露天矿区披新绿、区外补偿昔日荒山绿满园”的面貌已初步形成,受到了国家和省、市自然资源部门的高度认可。
(平顶山新闻热线:180 3758 5596 微信:2800068,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河南省“亲近自然、保卫蓝天”全民徒步大会(郏县站)在美丽的郏县姚庄回族乡文化广场隆重启幕。来自郏县社会各界的3000多名徒步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共同参与这一节能降耗、绿色出行的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在过去一年里,花园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干群辛勤努力下,拆旧复垦、美丽乡村建设、国土绿化等各项工作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村高标准地举办了首届孝老爱亲表彰大会、脱贫攻坚知识竞答、爱心饺子宴等一系列活动,乡风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大台阶。”4月2日,郏县冢头镇最美镇村干部代表李国彬在“最美冢头人”暨“五美庭院”表彰大会现场深情地说。
她就是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派驻安良镇狮东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段琼, 2018年3月,当组织部向各单位下达派驻通知时,她当时是一个26岁的姑娘、一个1岁孩子的妈妈,主动请缨:“让我去吧,我年轻,干得动,我愿意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自从加入了‘三队三会’,我们普通群众总算找到了组织,思想上有了依靠,情感上有了寄托,行动上有了方向,一举一动更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劲头当然也就更积极了。” 4月16日上午,郏县冢头镇召开首届“三队三会”“百团争彩”暨出彩冢头人表彰大会,获奖个人李渡口村民李晓琴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说实话,俺村的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日,郏县冢头镇北三郎庙村村民徐银铃对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赞不绝口。
4月15日上午,禹州市李某浩和父亲为郏县交通运输执法局送来一面印有“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表达该局安良超限站四中队在危险时刻给予他们的帮助。
“真是厉害了,我下午就安排人清洗,这几天有点忙,想着周末再整,没想到机器这么灵敏。”近日,郏县城市管理局使用新购置的“神器”——便携式油烟检测仪在复兴路进行抽检,辖区一心存侥幸的店老板被“揪”了出来。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张鸿雨)“真是厉害了,我下午就安排人清洗,这几天有点忙,想着周末再整,没想到机器这么
4月12日,郏县广阔天地乡党委书记陈鹏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全乡各行政村,扎实开展遍访贫困户工作。
4月13日,郏县广阔天地乡召开铁锅协会成员企业联席会议,该县政协副主席杨凯出席会议,县工信局党组织书记、局长雷建欣,乡党委书记陈鹏,县铁锅协会会长张信卿以及38家铁锅协会成员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广阔天地乡党委书记陈鹏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