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姚彩歌)“俺孩儿这么年轻,幸好及时给治过来了,不会瘫痪了,不然俺可咋办哩?黄主任的医术真高。”近日,该院脑病二科病房内,患者父亲激动地说。
事情还要追溯到12月11日。当天早上7点30分,家住郏县县城的王某某准备起床时候发现单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利,家人看到不对劲,立即拨打了急诊电话,该院120迅速接诊到该院。
接诊大夫脑病二科大夫李志勇凭着专业敏锐性,果断判定此例患者是中风发作。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立即开启了脑卒中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推到CT室检查,经检查未见出血灶。
与此同时,脑卒中专家组紧急会诊,决定立即溶栓,经脑病二科主任黄光磊向患者家属讲明溶栓的风险,家属同意溶栓,并签订溶栓同意书。黄光磊指挥科内人员,立即予以溶栓治疗,溶栓1个小时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为4级,上肢肌力恢复为3级,舌强消失,患者肢体功能明显好转。
从接诊到给患者用上溶栓药物,医生们只用了50分钟。而这个黄金50分钟,对于患者与医生来说,都是一个决定性的时间段。
据黄光磊介绍,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患者往往突发言语不利、口角歪斜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病情发展迅猛,会造成患者偏瘫甚至危及生命。该院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较西医有很大优势,不但可以及时溶栓治疗,而且对不能溶栓和溶栓后的患者可以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普通针刺、电针、中频脉充电治疗、中药熏洗等,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的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如果延误,致残性将成倍增加。”该院副院长、卒中中心主任邢军伟介绍说,当前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建立起脑卒中中心,就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因时间延误而导致的致残、残死,提高救治效率。今年5月份,该院成立了脑卒中防治中心,该中心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融合急诊科、脑内科、脑外科、重症医学科、影像诊疗等多学科、多专家的“脑卒中中心”,目前,中心有床位180张、急性脑卒中溶栓病床9张,配备医护人员80名,现有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6名,住院医师10名,并配有一支集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技术水平精湛的护理团队。中心依托医院配备的西门子16排16层CT、肌电图及颅脑TCD、颈部血管彩超、亚低温脑保护治疗仪、国Gage呼吸机、颅内压监护仪、多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并竭力提供高效、完整、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提高脑卒中成功率。
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脑卒中患者46例。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清扫路面、清理枯枝烂叶、拔除杂草、修剪树木……4月21日下午,郏县冢头镇机关干部40余人身穿红马甲、手持铁锹、扫帚等劳动工具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花园路在他们的清理下瞬间变得焕然一新。
清扫路面、清理枯枝烂叶、拔除杂草、修剪树木……4月21日下午,郏县冢头镇机关干部40余人身穿红马甲、手持铁锹、扫帚等劳动工具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花园路在他们的清理下瞬间变得焕然一新。
4月21日上午,在郏县堂街镇李楼村,旧瓦片、破轮胎变成了景观,新植的绿化树生机勃勃,路面沟渠干净整洁,一片美丽景象。
“我在县城住,那天在朋友圈看到宁庄村的美景,听说这边古树也特比多,今天带上家人来这里游玩,刚好这里还有个旅游产品体验店,顺便买点山货回去。”4月21日,在白庙乡宁庄村新建的小游园里,闻名而来的城里游客流连在水车旁拍照留念。
连日来,在郏县冢头镇圪塔王村的生姜种植基地,选种、翻土、播种、盖膜......种植生姜的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忙碌着,一派“农事催人忙”的热闹景象。
连日来,在郏县冢头镇圪塔王村的生姜种植基地,选种、翻土、播种、盖膜......种植生姜的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忙碌着,一派“农事催人忙”的热闹景象。
“我在这里打扫卫生,活不重,离家也近,一个月1700元,厂里常年运转,收入很稳定。”郏县安良镇苗村的贫困户李某广是个安装了假肢的残疾人,他就职于安良镇神前陶瓷园区的银泰陶瓷有限公司,说起现在的工作,李某广言语中充满了感激。
“婶,您的补助今天批下来了,您签个字再确认一下,县妇联就开始给您发补助了。”
“道路宽敞了,环境干净了,路边景致越来越漂亮了,出门转转心情也舒畅了……”近段时间来,郏县冢头镇路域环境的大变样,得到来往群众的纷纷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