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陈国政介绍,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穗蚜已在我市麦田普遍发生,部分田块虫口密度偏高,危害较重。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抓紧喷药防治小麦穗蚜,确保夏粮生产安全。
据了解,小麦穗蚜是小麦灌浆期的主要害虫,常聚集在小麦穗部和茎叶上,刺吸组织的营养和水分,造成小麦生长不良,千粒重下降,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据各县(市、区)植保站近期调查,田间平均百株蚜量已达58头,最高达3000头。目前全市已发生面积218.29万亩,部分田块蚜虫已经开始上穗为害,预计今后10天内穗期蚜虫密度将会快速上升,危害将进一步加重。
防治方法为:每亩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持效期20-25天,对天敌安全。也可选用15%丁硫·吡虫啉乳油20-30毫升/亩,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或者选用22%氯氟·噻虫嗪(亮歼)微囊悬浮剂10-15克/亩,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若用机动喷雾器,可加水10-1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在防治小麦穗蚜的同时,为兼治或预防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白粉病、麦叶蜂、黏虫等病虫害和干热风,每亩可选用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40克+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6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水40-50公斤用手动喷雾器喷雾或加水10-15公斤用机动弥雾机喷雾,达到一喷多效之目的。(记者 刘晓雷)
据市农业部门调查,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平顶山舞钢市、叶县、鲁山县发生,且正在迅速扩散蔓延;赤霉病存在大面积流行的风险,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通知强调,要加大监测力度,科学研判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动态,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组织科学防控,坚决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记者 马月红) 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局获悉,目前全市小麦生产已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大型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千家万户科学防控。
4月17日,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陈国政说,当前平顶山市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有暴发态势,市植保站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建议抓紧时间及时防治,以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目前我市的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由于我市小麦-玉米连作,土壤中赤霉病菌源量很大,小麦群体大于常年、麦田通风较差,加上4月16日的降雨,麦田湿度较大,非常有利于赤霉病菌的侵入危害,赤霉病发生的威胁很大。防治注意事项:(1)一定要紧紧抓住扬花期这一关键时机,要选准药剂,要用足药量,要对准穗部均匀喷雾。
据市农业部门调查,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平顶山舞钢市、叶县、鲁山县发生,且正在迅速扩散蔓延;赤霉病存在大面积流行的风险,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通知强调,要加大监测力度,科学研判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动态,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组织科学防控,坚决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目前我市的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由于我市小麦-玉米连作,土壤中赤霉病菌源量很大,小麦群体大于常年、麦田通风较差,加上4月16日的降雨,麦田湿度较大,非常有利于赤霉病菌的侵入危害,赤霉病发生的威胁很大。防治注意事项:(1)一定要紧紧抓住扬花期这一关键时机,要选准药剂,要用足药量,要对准穗部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