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周亚培)7月23日下午,郏县妇联在县妇幼保健院举行“阳光母亲”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发放仪式。全县52名患癌贫困母亲获得每人1万元的救助,此次共发放“两癌”救助金52万元。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郏县宫颈癌筛查完成95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人口348人;乳腺癌筛查完成20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人口313人,本次按照基层申报推荐、严格把关比对、层层复核审批的流程,共有52名患癌贫困母亲获得每人1万元的救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人,低保人员18人,今年以来,共有91名患癌贫困母亲获得每人1万元的救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人口59人。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7月24日,骄阳似火,郏县龙山街道南后街诊所聚集了许多老人,大家都有序排队,等着做健康体检。诊室门口停放的郏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车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保障群众健康水平,龙山街道社区卫生室联合乡镇卫生院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在郏县渣园乡,因残因病致贫的不在少数,为解决生活不能自理或家庭无力照顾的重度残疾人的后顾之忧,该乡积极探索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试点工作。
在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提起贫困户王付祥没有人不伸大拇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却用一颗善良的孝心独自撑起了一个家,用自己的孝德品行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也用自己的踏实肯干坚定地走在脱贫路上。
今年以来,郏县长桥镇持续把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来抓,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该镇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乡村两级干部大会,就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动员。为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该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科级领导包片区、包路段,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分包责任制。
今年42岁的代新圈是市委办行政科科长,他自2017年11月进驻郏县安良镇西安良村以来,吃住在村,记挂着百姓的愁事难事,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谋划村里的脱贫发展,赢得该村群众好评。
韩培茹是郏县第一幼儿园的音乐老师,毕业于平顶山学院幼教专业。今年暑假,她联系上了地处偏远农村的茨芭镇竹园沟小学,当了一名支教老师,义务给孩子们教授音乐。
桃子保鲜期短,熟了就得赶紧卖,不然就会烂掉。今年的桃子又熟了,老刘心里很着急。了解到刘清江的情况后,驻村帮扶队员们决定帮帮他。他们分别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都来买老刘的桃子。
今年郏县王集乡2000余亩烟叶喜获丰收,为全面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尽早完成全面脱贫,该乡党委、乡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做好烟叶服务工作。该乡组建了5支烟叶烘烤技术服务队,连日来,技术服务队冒着高温不间断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为烟农提供全面细致的烟叶田间管理技术指导。
郏县堂街镇寺后村是2016年出列的省级贫困村,为解决村内鳏寡孤独老人的生活问题,寺后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在堂街镇政府和帮扶单位市场中心、县科协的支持下,将老村部改建为幸福院,配套了厨房、宿舍、卫生间、洗澡间,还购买了电视、收音机、象棋等。7月9日,寺后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一期安置村内贫困老人11人,提供了两个公益性岗位。
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周沟村后,村里很快发生了变化。工作队驻村至今年上半年,平顶山市烟草公司投入110万元资金,帮助该村加快改善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整治,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朱新红说,堂街镇是全国有名的“山儿西”烟生产基地,所产烟叶各大烟厂竞相购买,价格固定,市县还有政策扶持。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种烟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于是,她拿出多年的积蓄,又找亲朋好友凑了30万元,一举流转土地220亩,决心从种植烟叶上发家致富。
互联网医联体平台可以实时远程问诊、视频会诊、四方会谈,专家们在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向患者交代病情、制订治疗方案,为他们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2017年4月,郏县与微医集团签订了“互联网+健康平顶山”合作框架协议。县中医院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微医集团进行合作,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郏县互联网医联体中心,包括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实施了线上诊疗、“互联网+签约服务”
2017年9月3日,郏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正酣之时,县供电公司配网办副主任赵高毅成了郏县安良镇岩郭村——这个省级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2017年12月,任平顶山市接待办监察室主任的林霞受市委组织部统一派遣,到郏县堂街镇孟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半年来,她从一开始不习惯、不适应,到现在切实扎下根来,把驻村当作自己的家,扑下身子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像一抹靓丽的云霞,为孟庄村平添了一道巾帼风景。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郏县茨芭镇刘村退休教师刘国顺的母亲却“久病床前有孝子”。刘国顺把铺盖放到母亲床前,十几年如一日尽心行孝,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谱写了一曲乡村孝老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