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王自行)“新红可真没少帮助我们这些贫困户。我把地租给她,一亩地领600元地租钱,我在这儿栽烟、锄草、打药、掰烟杈,一年到头经常有活儿干,每月领1500元,一年就能收入1-2万元……”7月12日,在郏县堂街镇关庄村种烟大户朱新红的烟地旁,56岁的村民李清海兴奋地说。站在一旁的三组村民马转说:“新红人实在,俺都愿跟着她干。俺家6亩地全流转给她了。我60多岁了,在这里帮她喊喊人送送水,活儿不重收入不少,家里人在外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都不为我操心了。”
朱新红今年53岁,话不多,但非常淳朴,待人亲切,是典型的农村大嫂。她说起种烟来有说不完的话。朱新红说,2015年,丈夫心脏下了支架,上有8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三岁的孙子,一家人靠啥生活?朱新红说,堂街镇是全国有名的“山儿西”烟生产基地,所产烟叶各大烟厂竞相购买,价格固定,市县还有政策扶持。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种烟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于是,她拿出多年的积蓄,又找亲朋好友凑了30万元,一举流转土地220亩,决心从种植烟叶上发家致富。
万事开头难。规模不小,但技术不精,政策也吃得不透,但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她多次到镇政府、县农业局、县烟草公司进行政策咨询,部门领导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一方面进行政策解释,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落实配套政策,并派相关专家实地指导。最终,15座标准化炕房开工建设,大型农机开始犁耙地,烟苗也顺利订购了。2016年春,她家的烟叶种植基地红红火火地开始了烟苗移栽。麻将桌上的人都跑到了烟田,干得热火朝天,既帮了朱新红的忙还有钱赚,老少爷们也都对朱新红竖起了大拇指。她丈夫也是热情高涨,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朱新红怕丈夫累出毛病,对他说:“你文化水平比我高,种烟经验丰富,当好‘总司令’就中了,一是负责技术指导,二是负责杂事协调,三是有空到地里转转,负责监工。”一句话说得丈夫心里热乎乎的,一家人的干劲儿更足了。
种过烟的人都知道,从烟叶育苗、烟田整理、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打顶掰杈,到采摘烘烤、分拣售卖,每一步都不能疏忽大意。几个月时间里,朱新红早上天不亮就下地,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打烟,晚上装炕、看炕,特别是放大火阶段,一晚上别想睡觉,不时观察温度、添火。虽说聘请的师傅小心谨慎,但是一炕烟价值好几万元,朱新红仍放心不下,时不时要去查看。那段时间朱新红一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她真有点顶不住了。她说当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睡一觉。
付出总有回报。2016年底,经过一季的辛苦劳作,朱新红种烟收入达130多万元,给群众发放地租13.2万元,给工人发放工资50多万元,净利润达66万元,同时解决了附近村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也转变了村里的风气。
朱新红的辛勤付出不仅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也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朱新红先后在堂街镇镇政府、县农业局、县烟草公司召开的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在今年4月郏县第一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她作为农业行业的代表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隆重表彰。目前,在朱新红的带动影响下,堂街镇涌现出了更多的烟叶种植大户,她的干劲也更足了。
“由于县里政策好,技术扶持到位,乡亲们在这里干活儿也都实实在在,俺这两年种烟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这几天这200多亩烟打顶打杈全部进行完了,后期只要没啥极端天气,纯收入达六七十万元没问题。”朱新红信心满满地说。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周沟村后,村里很快发生了变化。工作队驻村至今年上半年,平顶山市烟草公司投入110万元资金,帮助该村加快改善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整治,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互联网医联体平台可以实时远程问诊、视频会诊、四方会谈,专家们在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向患者交代病情、制订治疗方案,为他们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2017年4月,郏县与微医集团签订了“互联网+健康平顶山”合作框架协议。县中医院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微医集团进行合作,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郏县互联网医联体中心,包括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实施了线上诊疗、“互联网+签约服务”
2017年9月3日,郏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正酣之时,县供电公司配网办副主任赵高毅成了郏县安良镇岩郭村——这个省级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2017年12月,任平顶山市接待办监察室主任的林霞受市委组织部统一派遣,到郏县堂街镇孟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半年来,她从一开始不习惯、不适应,到现在切实扎下根来,把驻村当作自己的家,扑下身子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像一抹靓丽的云霞,为孟庄村平添了一道巾帼风景。
7月12日,郏县县委书记韩宏亮到安良镇老山薛村督导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及六改一增工作。
7月9日上午10点,财政局在六楼会议室举行扶贫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财政局全体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参加测试。
7月12日,记者一行走进郏县李口镇周沟村,观摩该村打造宜居乡村的情况。
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力推动农村幸福院建设,安置农村老人尤其是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空巢老人的吃饭难、精神孤寂等问题。
7月11日下午,郏县茨芭镇竹园沟村村民张丽芳来到村委会,交给村干部李秋亮一张印着“环境大整治奖品——竹园沟村委”字样的纸票子。凭着这张“卫生票”,张丽芳兑换到了两条毛巾、两块香皂和一袋洗衣粉。
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基层党建,打造干净宜居的生活环境,郏县龙山街道在每条背街小巷都设立了路长、段长、米长, 公示牌上墙,制定了详细的奖惩细则,采取不定时督查与月评比的督查机制,对各社区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一条精品道路,提升辖区品味,改善居住环境。
郏县渣园乡寺街村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成立广玉小杂果种植合作社,以每亩250至300元的价格租赁村民土地,仅此一项,该村有 120户460人每年可增加地租收入10余万元,与此同时,可吸纳40余名困难群众到合作社务工。2017年,该合作社被确定为渣园乡产业扶贫示范点。
在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提起贫困户王付祥没有人不伸大拇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却用一颗善良的孝心独自撑起了一个家,用自己的孝德品行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也用自己的踏实肯干坚定地走在脱贫路上。
7月9日上午,拥有130多个座位的郏县堂街镇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会议室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堂街镇扶贫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的横幅,台下每个同志手握钢笔,奋笔疾书,由堂街镇党委政府和郏县纪委监察委有关人员组成的监考者在考场上来回巡视。
今年以来,李口镇按照“以点带面,培育特色,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立足镇情、村情实际,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以解决垃圾清运难题为突破,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六改一增及六个文化游园的建设工作,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出亮点、出成效,探索出了全县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新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保持全县第一梯队。
7月7日,记者在郏县渣园乡朱庄村看到,新建的广场干净整洁,摆满花草的幸福园温馨暖人,新建的扶贫制衣卫星工厂厂房主体已完工,有望月底设备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