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孙文涛)6月12日,记者在郏县渣园乡黄门村复垦地现场看到,种植的春玉米长势喜人,土地管理员在给春玉米锄草。60多岁的黄万正老人高兴地说:“现在在家既能照顾老伴又能到村内农田里干农活,不出村就能挣钱。这全是托了俺村实行拆旧复垦地‘统一托管’的福。感谢乡村领导为俺提供了一个土地管理员的就业岗位!俺村现在托管了近30亩地,聘请了4户贫困户当土地管理员,每人每月能新增300元收入。”
村内拆旧复垦地种植花生
黄万正是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年65岁,妻子患脑溢血后遗症需要人照顾,儿子患小儿麻痹症,生活勉强能自理。全家靠种地收入、低保金,残疾补贴、护理补贴维持生活。妻子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家庭生活困难。2017年10月,村里为其儿子申请公益性岗位,每月可得785元的收入。村里实行拆旧复垦土地统一托管后,他又当起了土地托管员,每月增加收入300元,两项公益岗位合计1085元,家庭生活有较大改观。
土地管理员在锄草
随着拆旧复垦工作的深入推进,各村拆旧面积逐渐增大,验收地块逐渐增多。各村在享经济补偿的同时,拆旧地块后期管理成了制约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拆旧地块由于原主人常年在外务工或者家庭缺乏劳力,造成复垦地荒芜,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美观。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各层次专题会,宣传实行“统一托管”的利弊,鼓励村“两委”与拆旧农户签订复耕地托管协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农户按照约定享受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切实解决“拆旧复耕验收后无人管理造成的土地荒芜”等问题。
土地管理员在锄草
据了解,该乡通过拆旧土地统一托管,通过化肥、种子、生产、收储等环节让利,能使每亩土地每年多增收200元,每年节约种地成本亩均70元。每亩按正常年份收成1000金玉米计算,除去工资、化肥、农药和农户耕地分红,村集体从每亩托管土地中年可获利300元,最终实现了村委会、贫困户土地管理员和被拆旧农户三方共赢。目前,该乡已有200余亩拆旧复垦地实现了统一托管。
该乡黄门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拆旧复垦地统一托管’,村内环境大有改善不说,更正要的是村民从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但能保证闲置地分红收入,还能外出打工挣钱,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破解了新形势下美丽乡村发展的难题,进一步解决了村内贫困户就业难题,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今年以来,郏县东城街道在精准帮扶的基础上,通过“四个结合”不断扩大贫困户的产业增收帮扶途径,依产业助增收,以增收促脱贫。
6月11日17时37分,平顶山郏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起命案警情。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郏县薛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百企帮百村、万商扶万家”号召,主动与企业对接,并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脱贫攻坚。
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幸福院”在6月11日正式挂牌,郏县县领导鲁长法、肖根胜、徐子生及该镇党政班子成员、35个行政村支部书记100余人来到揭牌仪式现场。
冢头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一种新的探索,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转让换养老。
6月10日上午8:30,郏县财政局志愿者服务队在局领导张军强、郭欣营的带领下,继续到郏县安良镇苗楼村、徐楼村开展“大排查、大落实、大整顿、大回访、大宣传”活动。
6月11日上午,郏县龙山街道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在二楼会议室开展“爱心助残暨希望工程”捐款活动,旨在为残疾人和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6月10日上午,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社会扶贫捐助仪式在村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热情洋溢,李渡口村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人士40余人纷纷赶回家乡,捐资捐物支援家乡的脱贫攻坚大业,帮助贫困群众共奔小康。
为了做好社会扶贫工作,郏县龙山街道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发动辖区的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共驻共建单位等通过捐款、捐物、微心愿、帮扶等方式,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各方力量,改善各类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温暖困难群众。
6月7日上午,在郏县茨芭镇山店村学校,长顺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占宾向全体师生生动讲解案例,并接受法律咨询,进行互动交流,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热烈地掌声。
胡兵一家四口,父母都年老多病,加上近年胡兵又查出尿毒症,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因无法忍受,撇下七岁的儿子离家出走。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薄云亮得知后,立即带领医务人员到该贫困户家中现场解决问题,除现场为该家庭人员进行体检外,还为胡兵的儿子送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品,当场决定出资帮助发展养羊业。
6月7日,骄阳似火,郏县财政局在该县一偏远的小村举行“献爱心、帮助贫困户实现小心愿”活动启动仪式,把部分贫困群众急需的日常小用品送家入户。
一组音响,两套桌椅,几件乐器,天当大幕,地为舞台。5月31日,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扶贫文艺宣讲团在该县长桥镇白庄村村头林荫下演出。
今年15岁的石向辉,是郏县黄道镇大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水杰的儿子,现在万花山学校就读5年级。向辉的父亲石水杰憨厚实诚,其母亲在石向辉幼年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了,爷爷已经87岁,生活仅能自理。去年5月,石水杰被确定为贫困户,14岁的石向辉,辍学将近2年。镇党委书记王永刚在逐户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石向辉情形,一场汇集全镇力量的爱心大帮扶开始了。
为让像张会敏一样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党的扶贫政策,郏县印发了“行业扶贫政策清单”“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召开了行业扶贫政策宣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