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2018-06-11  来源:映象网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肖应辉 黄晨)“住进来以后,才发现这里住比自己那个老窝要舒服多了。房间宽敞明亮,一日三餐都有食堂安排,吃饭时间到了有人招呼,每天有肉有鸡蛋,荤素搭配,饭菜味道好,吃着可口又带劲。生病了有人管,啥都不愁。”6月11日,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幸福院的王金栋老人提起幸福院里的生活,咧着嘴笑着说。

在县人民医院等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幸福院。崭新的白墙围成一个整洁的院落,院内有花坛、文化长廊和健身器材。餐厅里窗明几净,厨房里安放着消毒柜、电磁炉、煤气灶、冰箱,现代化炊具一应俱全。10间住室装饰一新,配套建设有娱乐室、图书室、休息室,老人闲暇时可以在这里搓上几圈麻将,看会电视聊聊天。

王金栋今年79岁,是该村的五保贫困户,每年有4100元的五保补助金。他居住土坯房,房屋低矮破旧,属于危房,患有高血压,生活无人照顾,做不了饭,吃饭成为难题。今年5月,冢头镇在全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在部分行政村建设功能齐全的养老幸福院,安排公益性岗位管理人员,负责贫困失能老人的生活起居,孤寡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5月底,王金栋和村里签署协议,将老宅基地和耕地交给村做为集体用地,他入住村幸福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免费。王金栋在幸福院有自己的一间房,他热情地把笔者一行引进房间“参观”。新的席梦思床上铺上了新凉席和夏凉被,房间配有沙发、茶几、衣柜、电风扇、桌椅等家具。

王金栋对眼前的一切赞不绝口,他说“一生未娶,也无后。别看我一个人,以前的生活苦巴巴的,但现在俺的日子过得真舒坦。在这里就像住宾馆,房间每天有人打扫,衣服脏了有人洗。一年还有4000多块钱的五保金,咋花也花不完,俺这五保老人比那些有儿女的还享福。”

和王金栋老人一样,全村有6户贫困户住进了村幸福院。该村6组今年50岁的王三河是B类低保贫困户,因为有轻度智障,责任田无力耕种,就业致富没门路,早上做一顿饭,凑合吃一整天。王三河和村里签署供养协议,3间土坯危房由村集体折旧复垦,责任田由村集体收回进行土地流转,他本人住进村幸福院后,吃住免费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又解决了他看病难的问题。他说:“住幸福院真美,被褥都不用带就住进来了,吃穿不用愁,看病全报销,照顾得很周到,啥事不用管,真是享福了。”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冢头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一种新的探索,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转让换养老。贫困户拆除闲置荒废的宅院和危房,拆旧复垦,资源变资产。孤寡老人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动力,责任田无力耕种,村集体收回进行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村里将拆旧复垦的奖励补助和土地流转的收益全部用于解决孤寡老人贫困户养老费用,不足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补充。

“以前孤寡老人贫困户大都生活难以自理,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上,养老成为大难题,以地养老集中供养,孤寡老人贫困户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破旧老宅基拆旧复垦,经统一规划,有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以地养老集中供养达到了一举求多效的目的。”该镇党委书记鲁延锋说。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以地养老 集中供养 郏县 冢头镇 精准扶贫 责编:张静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郏县妇幼保健院:党建+催生头雁效应

    胡兵一家四口,父母都年老多病,加上近年胡兵又查出尿毒症,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因无法忍受,撇下七岁的儿子离家出走。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薄云亮得知后,立即带领医务人员到该贫困户家中现场解决问题,除现场为该家庭人员进行体检外,还为胡兵的儿子送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品,当场决定出资帮助发展养羊业。

  • 郏县财政局帮助贫困户实现小心愿

    6月7日,骄阳似火,郏县财政局在该县一偏远的小村举行“献爱心、帮助贫困户实现小心愿”活动启动仪式,把部分贫困群众急需的日常小用品送家入户。

  • 郏县精准扶贫文化先行 开展下乡宣传演出活动

    一组音响,两套桌椅,几件乐器,天当大幕,地为舞台。5月31日,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扶贫文艺宣讲团在该县长桥镇白庄村村头林荫下演出。

  • 郏县黄道镇:爱心接力让贫困家庭自闭孩子重拾"校园梦"

    今年15岁的石向辉,是郏县黄道镇大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水杰的儿子,现在万花山学校就读5年级。向辉的父亲石水杰憨厚实诚,其母亲在石向辉幼年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了,爷爷已经87岁,生活仅能自理。去年5月,石水杰被确定为贫困户,14岁的石向辉,辍学将近2年。镇党委书记王永刚在逐户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石向辉情形,一场汇集全镇力量的爱心大帮扶开始了。

  • 郏县因户施策打好脱贫攻坚战

    为让像张会敏一样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党的扶贫政策,郏县印发了“行业扶贫政策清单”“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召开了行业扶贫政策宣讲大会。

今日热点

鲁山法院发布打击拒执犯罪成果 网上追逃35人落网20人 鲁山县人民法院发布打击拒执犯罪成果

精品原创

鲁山县供电公司:打造强劲电力“引擎” “照亮”脱贫之路 鲁山县供电公司打造强劲电力引擎照亮脱贫路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