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肖应辉 黄晨)“住进来以后,才发现这里住比自己那个老窝要舒服多了。房间宽敞明亮,一日三餐都有食堂安排,吃饭时间到了有人招呼,每天有肉有鸡蛋,荤素搭配,饭菜味道好,吃着可口又带劲。生病了有人管,啥都不愁。”6月11日,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幸福院的王金栋老人提起幸福院里的生活,咧着嘴笑着说。
在县人民医院等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幸福院。崭新的白墙围成一个整洁的院落,院内有花坛、文化长廊和健身器材。餐厅里窗明几净,厨房里安放着消毒柜、电磁炉、煤气灶、冰箱,现代化炊具一应俱全。10间住室装饰一新,配套建设有娱乐室、图书室、休息室,老人闲暇时可以在这里搓上几圈麻将,看会电视聊聊天。
王金栋今年79岁,是该村的五保贫困户,每年有4100元的五保补助金。他居住土坯房,房屋低矮破旧,属于危房,患有高血压,生活无人照顾,做不了饭,吃饭成为难题。今年5月,冢头镇在全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在部分行政村建设功能齐全的养老幸福院,安排公益性岗位管理人员,负责贫困失能老人的生活起居,孤寡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5月底,王金栋和村里签署协议,将老宅基地和耕地交给村做为集体用地,他入住村幸福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免费。王金栋在幸福院有自己的一间房,他热情地把笔者一行引进房间“参观”。新的席梦思床上铺上了新凉席和夏凉被,房间配有沙发、茶几、衣柜、电风扇、桌椅等家具。
王金栋对眼前的一切赞不绝口,他说“一生未娶,也无后。别看我一个人,以前的生活苦巴巴的,但现在俺的日子过得真舒坦。在这里就像住宾馆,房间每天有人打扫,衣服脏了有人洗。一年还有4000多块钱的五保金,咋花也花不完,俺这五保老人比那些有儿女的还享福。”
和王金栋老人一样,全村有6户贫困户住进了村幸福院。该村6组今年50岁的王三河是B类低保贫困户,因为有轻度智障,责任田无力耕种,就业致富没门路,早上做一顿饭,凑合吃一整天。王三河和村里签署供养协议,3间土坯危房由村集体折旧复垦,责任田由村集体收回进行土地流转,他本人住进村幸福院后,吃住免费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又解决了他看病难的问题。他说:“住幸福院真美,被褥都不用带就住进来了,吃穿不用愁,看病全报销,照顾得很周到,啥事不用管,真是享福了。”
以地养老集中供养 郏县冢头镇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
冢头镇推行以地养老集中供养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一种新的探索,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转让换养老。贫困户拆除闲置荒废的宅院和危房,拆旧复垦,资源变资产。孤寡老人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动力,责任田无力耕种,村集体收回进行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村里将拆旧复垦的奖励补助和土地流转的收益全部用于解决孤寡老人贫困户养老费用,不足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补充。
“以前孤寡老人贫困户大都生活难以自理,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上,养老成为大难题,以地养老集中供养,孤寡老人贫困户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破旧老宅基拆旧复垦,经统一规划,有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以地养老集中供养达到了一举求多效的目的。”该镇党委书记鲁延锋说。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由于家里无儿无女,老宅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只好常年寄居在兄弟家的宋国陆老人,最近搬进了新房子。
201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宛城区组织开展为全区集中供养老人换发冬装迎新春活动,为老人们送上新春的祝福,为住在敬老院的集中供养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近日,经河南省民政厅与省慈善总会协调沟通,由省慈善总会对全省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捐赠防寒衣物以及棉鞋爱心活动正在火热的开展当中。
眼下,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上蔡县,由于一项针对农村家庭重度病残人员集中供养新政的试行,从而使上蔡县因病致贫家庭见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曙光。
近年来,上蔡县大力发展农村计划生育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供养年满60岁的计划生育奖扶老人,有效地解决了计划生育奖扶家庭父母年老以后的生活孤独问题。
6月10日上午8:30,郏县财政局志愿者服务队在局领导张军强、郭欣营的带领下,继续到郏县安良镇苗楼村、徐楼村开展“大排查、大落实、大整顿、大回访、大宣传”活动。
6月11日上午,郏县龙山街道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在二楼会议室开展“爱心助残暨希望工程”捐款活动,旨在为残疾人和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捐献爱心。
6月10日上午,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社会扶贫捐助仪式在村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热情洋溢,李渡口村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人士40余人纷纷赶回家乡,捐资捐物支援家乡的脱贫攻坚大业,帮助贫困群众共奔小康。
为了做好社会扶贫工作,郏县龙山街道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发动辖区的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共驻共建单位等通过捐款、捐物、微心愿、帮扶等方式,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各方力量,改善各类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温暖困难群众。
6月7日上午,在郏县茨芭镇山店村学校,长顺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占宾向全体师生生动讲解案例,并接受法律咨询,进行互动交流,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热烈地掌声。
胡兵一家四口,父母都年老多病,加上近年胡兵又查出尿毒症,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因无法忍受,撇下七岁的儿子离家出走。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薄云亮得知后,立即带领医务人员到该贫困户家中现场解决问题,除现场为该家庭人员进行体检外,还为胡兵的儿子送去了书包等学习用品,当场决定出资帮助发展养羊业。
6月7日,骄阳似火,郏县财政局在该县一偏远的小村举行“献爱心、帮助贫困户实现小心愿”活动启动仪式,把部分贫困群众急需的日常小用品送家入户。
一组音响,两套桌椅,几件乐器,天当大幕,地为舞台。5月31日,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扶贫文艺宣讲团在该县长桥镇白庄村村头林荫下演出。
今年15岁的石向辉,是郏县黄道镇大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水杰的儿子,现在万花山学校就读5年级。向辉的父亲石水杰憨厚实诚,其母亲在石向辉幼年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了,爷爷已经87岁,生活仅能自理。去年5月,石水杰被确定为贫困户,14岁的石向辉,辍学将近2年。镇党委书记王永刚在逐户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石向辉情形,一场汇集全镇力量的爱心大帮扶开始了。
为让像张会敏一样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党的扶贫政策,郏县印发了“行业扶贫政策清单”“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召开了行业扶贫政策宣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