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叶县人,1995年到深圳务工,1999年开始救助流浪者,7年时间他帮助100余名街头流浪者回家。2007年1月15日,深圳《晶报》以“打工者7年助百余街头流浪者回家”为题报道了他的义举。随后,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深圳卫视、上海卫视、大河报、平顶山日报等百余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他被称为“深圳好人”,是“河南籍到深务工人员的骄傲”。2007,他荣获平顶山市“外出务工杰出青年”、建市五十周年“兴市模范”荣誉称号,相关领导专程到深圳为他颁奖,他还被选为叶县人大代表。他就是叶县龙泉乡胡营村外出务工青年赵要举。
近日,记者在朋友圈中又看到了赵要举发的在深圳救助流浪者的图片。援手流浪者,18年来他一直坚持不懈。5月6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赵要举。
“摩的”换成了轿车,不变的是救助行动
接通电话,熟悉的乡音让7年未回叶县老家的赵要举格外兴奋,他打开话匣子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最初,赵要举在深圳横岗以开摩的载客为生,每天奔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接触到很多流浪者。后来深圳“禁摩”,他打工维持生活,但一直没有停止帮助流浪者。“给他们买份儿米粉,买块儿面包,街头流浪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肚子饿,我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他说。
2011年,他在一档电视公益节目里认识了深圳聚成集团董事长刘松琳,刘松琳借给他5万元,并在短信中说:“为了你的善举,为了流浪的人,为了你的孩子家人,我乐意帮助你。”
赵要举用这5万元钱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后来,因车辆经常需要维修,他向亲戚借钱,换了一辆新车,做起“滴滴打车”生意。
车换了,但初心未变。“个别时候心情不好,看到流浪者也会一踩油门过去了,可转念一想,又回来再看看能否帮上忙。”赵要举说,这么多年了,帮助流浪者成了他的习惯。
让亲人团聚,成了他帮助流浪者的最大动力
去年7月,赵要举开车经过深圳横岗镇龙湖村,看到在立交桥下躺着一个男孩儿,脚受了伤,浑身脏兮兮的。“一看就是个孩子。”送完客人他专程返回。刚开始,无论他说什么,男孩儿都不理他,直到他说了句“我知道你现在肚子很饿”,男孩儿才冲他抬了抬眼皮。赵要举赶紧买来吃的,带男孩到附近药房包扎脚上的伤口,最终取得了男孩儿的信任。
坐上车,赵要举拿出纸笔递给男孩儿,他问一句,男孩儿写一句。“这样更容易沟通,这还是我在老家当老师时总结的方法,很有效。”果然,用这种方式,他得知男孩儿名叫姚小伟,16岁,初中刚毕业,湖北黄冈人,到这儿见网友被骗后流落街头,在桥下休息时被过往车辆伤了脚。当问他愿不愿意回家时,姚小伟坚持不回。
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赵要举把姚小伟安置在离他家不远的洗车行帮忙洗车,并拨打姚小伟写下的电话号码。拨打了很多次,但不是忙音就是被挂断,赵要举便坚持每天打几次,几天后终于接通,原来这是姚小伟村里小卖部的电话。接电话的人连忙找来姚小伟的父亲接听,姚小伟的父亲接到电话后持怀疑态度,直到听见儿子的声音,才相信苦苦寻找的儿子跑到了深圳。
次日,赵要举接到深圳荷坳派出所的电话,办事民警直接问他:“老赵,你最近是不是又救助了一名流浪者……”原来,姚小伟的父亲到深圳后先到派出所报了警。
“我理解别人的怀疑,只要结果好,我无所谓。”他带着姚小伟的父亲来到洗车行,当看到儿子时,父子两人抱头痛哭。
“亲人团聚的场面咱都在电视上看过,可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样感人的场面,连续几天我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回忆当时的情景,赵要举仍旧很兴奋,他说看到流浪者跟亲人团聚是他最高兴的事。
曾经被救助,感激之情化作接力行动
赵要举坦言,他也曾是流浪者,知道流浪者的难处,也理解他们的想法:“很多人都认为流浪者是疯子,其实他们只是受了某种刺激或压力,才变成这样。一旦被救助,他们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现实中,他们非常缺乏关爱。”
1997年,赵要举认识了妻子王万娟,为了多赚钱,就辞掉了保安工作,在一家工厂门口开了个炒米粉的小店。“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小店被城管清查。再后来,他被人骗去搞传销,钱花完了,就开始在深圳流浪。”
一天,一位姓陈的香港人向赵要举伸出援手,给他买来炒米粉,然后留下一张名片。第二天,陈先生给他介绍了一份保安工作,妻子王万娟也被安排到工厂上班。赵要举从此迈过了人生的一个坎儿。
“那时候经常挨饿,饿极了就跑到工地上就着水龙头灌一肚子凉水,如果没有陈先生的救助,我的日子也不敢想。”赵要举经常回忆这段经历,他说他要像陈先生一样救助流浪者,这一干就是18年。现在,赵要举平均每个月都会救助两三名流浪者。
每逢重要节日,赵要举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那是从全国各地发来的祝福短信。“都是以前帮助过的流浪人员,很多我都记不起是谁了。”(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赵贝贝)
最近,因为上班途中坐了女同事的轿车,解放区焦南街道朝阳路社区的李先生被妻子王女士告到社区。在社区,李先生向妻子说明,自己和女同事就是正常的同事关系,但王女士仍然觉得自己接受不了丈夫的这种行为。
近日,在汝州市钟楼社会法庭承办法官的努力下,成功调解一起濒危婚姻,获得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称赞。
夫妻恩怨何必拿自己的小孩赌气?纵然离婚了,夫妻情分不再,但孩子的父母身份却不变。
最近,家住解放区民主街道民权街社区的一对老两口闹起了矛盾,原因是张阿姨为了照看新添的孙子,经常住在儿子家,引起了再婚老伴崔大爷的不满。 崔大爷和张阿姨商量过几次,张阿姨跟儿子说,能不能把孙子接到她家里照看。
近年来,大量农民为提高收入水平,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也已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法院审理认为,探视权是法定权力。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力,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婚姻是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子女的理解、社会的关爱以及世俗的看法和老年人自身观念的转变,是决定他们能否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
近日,山西省稷山县的贾某因发现抚养了八年的孩子非亲生,一纸诉状将前妻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变更孩子抚养关系,并要求王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小孩抚养费。西峡法院受理此案后,面对双方当事人激烈的对立情绪,办案法官耐心开导,释法明理,最终使当事人息诉止争,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一心堂公告,公司于近日接到股东阮鸿献、刘琼通知,获悉两人经友好协商,已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婚姻关系。
11月16日,汝州市人民法院汝西法庭成功审理了一起双方均为聋哑人的离婚案件,查清了案件事实,为下一步妥善处理该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某与罗某在婚姻存续期间,时某因做生意向焦某借款5万元,借款到期后当债权人焦某屡次催要欠款时,时某却一直推脱不还,无奈之下,焦某只好将这对已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一起告到法院。
婚姻是男女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必须以家庭生活为目的。
6月26上午,由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承办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当事人高某等手拿锤子来到法院,被保安误认为闹事之人,后经了解是高某为了感谢立案庭办案法官而来送锦旗,这才让其一群人进来。
9月13日,内乡法院执结一起协议离婚拖欠补偿金案。被执行人张某真正尝到了失信黑名单的厉害,立即履行了法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