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赵铭源 姚彩歌) “这远程心电图真是好,医生把俺的检查结果传到郏县中医院,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7月31日,郏县堂街镇小寨村老人王成涛深有感触地说。
王成涛今年83岁,前段时间突感胸闷、胸前区疼痛,立即赶往就近的镇卫生院就诊。主治大夫结合症状立即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传往郏县中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中心值班大夫郭云凤察看后发现病人病情危急,迅速将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回传,结果为: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压低、ST段弓背抬高、T波改变。建议病人卧床平躺,立即用药。经堂街镇值班大夫用药后,王成涛老人的症状得到缓解。
据郏县中医院院长林宪军介绍,为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今年该县高度重视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通过智能分级诊疗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资源得以互联共享,不仅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起”,提升了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而且打通了群众就医、问诊不便的“最后一公里”。该院依托“互联网+健康平顶山”合作框架协议,与微医集团合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郏县互联网医院,一期投资2000万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目前,互联网医院已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四方会谈、线上诊疗、预约挂号、中药处方悬壶台、云药房等功能。该县在全县的14个乡镇卫生院和377个村卫生室投放了电脑一体机,实现了互联互通;在14个乡镇卫生院和101个村卫生室投放了远程18导联心电图机,并对相关的村医进行操作培训,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心电设备采集就诊病人信息后将数据上传至中心工作平台,5分钟内互联网医院值班大夫将诊断结果回传,针对其中的异常心电图进行电话沟通后给予诊疗建议,避免误诊。7家乡镇卫生院DR疑难片子可直接上传县影像诊断中心,互联网医院值班专家及时给予诊疗意见。下一步,该县还将为4个中心乡卫生院配备CT工作站,可随时上传数据。远程会诊中心对一些疑难病患者对上可实现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对下可实现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远程会诊,也可同时进行市、县、乡、村四方会诊。线上诊疗业务使基层群众足不出村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各病区值班医生直接音频视频对接,实时线上问诊,现场指导。
据统计,该院每天仅基层接诊点传来的心电图就有80例左右,每月达2000多例。自县影像诊断中心启用以来,该院共进行远程会诊15808例、远程心电18000例、远程影像486例,患者外转率下降了1.6%。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 18037585596 微信:2800068)
作为一名普通农业工作者,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整整26年了。26年来,她对农业科技的执着追求始终不变,对待农民感情始终如一。她,就是郏县农业局的农业专家——黄俊伟。
今年以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郏县紧盯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了《郏县产业扶贫十项增收措施指导意见》《烟叶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意见》《郏县到户增收基金扶贫工作方案》《郏县农业扶贫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以来,郏县聚焦提高脱贫质量,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提升行动,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领域下真功、出重拳、求实效,不断夯实扶贫路,打好脱贫攻坚战。
7月28日上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教授故乡行之郏县站启动仪式在县医院举行,简短的启动仪式结束后,由郑大一附院20余名郏县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团成员分别与县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了对接,相互之间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并进行了现场义诊、业务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学术讲座等活动。
郏县堂街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三个着力”,动真过硬,在全镇开展“党政班子成员、责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入户走访看档卡”活动,结合村情逐村“过堂”。
郏县渣园乡开展精准扶贫档卡资料展评问题“回头看”活动,乡机关全体同志,驻村第一书记、村责任组长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等100余人参加问题整改。
7月26日上午,郏县审计局院内一片热闹景象,一位卖西瓜的老汉被大家团团围住,大家都争着排队买瓜。
从今年5月10日开始,郏县圣光集团结合医药卫生行业实际和自身经营管理经验,与郏县中医院结合政策导向,应用创新成果,精诚合作,积极推进“圣光供应链管理药房延伸服务创新模式”项目,有效打破了“以药补医”的困局,实现了“政府所想、百姓所需、企业所愿”的目标,探索出了“医药分家”的成功之路。
今年以来,该镇为切实把危房改造、“六改一增、”产业扶贫等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让贫困户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真正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工作取得阶段成效,贫困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圆了小康路上的安居梦。
郏县白庙乡党委切实发挥广大党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在无职党员中设立精准脱贫帮扶岗,无职党员从“无职无责”变“有岗有为”, 通过“无职党员+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7月23日下午,郏县妇联在县妇幼保健院举行“阳光母亲”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发放仪式。全县52名患癌贫困母亲获得每人1万元的救助,此次共发放“两癌”救助金52万元。
7月24日,骄阳似火,郏县龙山街道南后街诊所聚集了许多老人,大家都有序排队,等着做健康体检。诊室门口停放的郏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车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保障群众健康水平,龙山街道社区卫生室联合乡镇卫生院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在郏县渣园乡,因残因病致贫的不在少数,为解决生活不能自理或家庭无力照顾的重度残疾人的后顾之忧,该乡积极探索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托养试点工作。
在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提起贫困户王付祥没有人不伸大拇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却用一颗善良的孝心独自撑起了一个家,用自己的孝德品行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也用自己的踏实肯干坚定地走在脱贫路上。
今年以来,郏县长桥镇持续把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来抓,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该镇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乡村两级干部大会,就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动员。为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该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科级领导包片区、包路段,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分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