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张鸿雨)相对偏远的农村,如何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安稳定的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8年以来,郏县围绕“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职责明确、保民安宁”的理念,先后选派近400名民警和辅警到全县15个乡镇的377个行政村和数个城市社区。民警进农田、走农家,访民情、察民意,发动群众学法识法用法懂法;坚持民生主导警务理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依靠村级组织和村民小组,建立村级治安防控网,构筑村干部、村民、巡防队与驻村民(辅)警的村级联防网络,做到治安有联防、矛盾能化解、隐患能排除、邻里有守望。
为提高保驾护航能力,郏县公安局于6月7日为“一村一警”发放了警务通手机30部、辅警通手机130部、警用电动车30辆、装备柜30套、空调30台、电脑30台、打印机30台、办公家具60套、单警装备60套、防爆器材60套等。
“‘一村一警’开启了基层治理新模式,带来了农村的新变化,基本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郏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说,2018年以来,郏县先后组织驻村民警走访群众1.2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346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起,初步形成了“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平顶山新闻热线:180 3758 5596 微信:2800068,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杨新慧真精英,疫情前线是先锋,超市企业都要停,她的命令都要听,疫情面前要清醒,自我防护不得病,勤洗手来勤通风,巡逻队员忙不停。田湾街道冷清清,群众心里真高兴,镇里派来穆桂英,疫情前线真是中。”2月13日,记者在郏县薛店镇田湾村采访时,看到村民微信群里发的一首防疫打油诗,道出了田湾村群众对薛店镇政府包村干部杨新慧工作的认可。
一身白色防护服、一双医用手套、一只口罩,这就是郏县冢头镇圪塔王疫情防控卡点刘耕秀医生最近的日常装束。在冢头镇像他一样,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有128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辛勤工作,勇担辖区群众和返乡人员健康的使命。
2020年,对于郏县安良镇塔林坡村村民张五英和朱红琴来说,每天都过得格外充实和有意义。她们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部,她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却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了村口的最美 “守护神”。
2月13日,郏县市场监管局对该县某超市涉嫌高价出售白菜做出5万元的处罚。
2月11日下午,郏县冢头镇圪塔寨村种植大户王军辉、刘帅锋自驾三轮车将3000多斤新鲜蔬菜送到该镇政府食堂。
“张书记,疫情这么紧张,您那么忙,还来看俺,快进屋坐!”2月12日一早,正在做早饭的郏县长桥镇楼王村贫困户刘合叉,看到来走访的该镇党委书记张世卿,激动地说。
“宋支书,今天晚上卡点值班,我从家里拿床被子陪着你,咱俩人在这好的多。”正在卡点值班的郏县白庙乡司楼村入党积极分子郭钦锋向党支部书记宋青山申请道。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乡镇机关同志又是守卡点,又是沿街宣传巡逻,饭都顾不上吃。我今天把自己种植的蔬菜拉到政府食堂,让他们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有更好的身体状态去战斗。”2月11日下午,郏县冢头镇圪塔寨村种植大户王军辉、刘帅锋自驾三轮车将3000多斤新鲜蔬菜送到该镇政府食堂。
“菜来了,送菜的来了,大家伙可别出来,把门打开我送到家门口了!”2月12日下午,在郏县冢头镇北三郎庙村,一个“送菜工”动作娴熟的把提前分好的菜品摆到各家各户门前。这个“送菜工”不是别人,而是北三郎庙村支部书记李明现。
2月11日上午,郏县冢头镇天地庙村杨龙凯来到村里值班卡点找到负责人表示要微信转账5000元捐给村里,但却说钱是别人转账给他,让他代捐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