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绳小闪 赵洁宁) 6月7日下午,郏县白庙乡宁庄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一个以“宁庄.杏花.春光美”为主题的摄影展在该村文化广场展出,来自平顶山市摄影协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摄影协会、郏县摄影协会的20多位摄影师的32副作品吸引了附近村庄的数百位村民前来观看。

宁庄村是省级贫困村,第五批河南省传统村落,位于郏县县城北部,属丘陵地带,辖宁庄、上叶、马沟三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80亩。宁庄的红薯粉条和烟叶远近有名,红牛和山羊养殖一直是撬动宁庄村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近年来,在白庙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郏县纪委、郏县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底整村脱贫摘帽。

“咿,这摄影师拍的照片咋真好看,这拍的杏花仙子像画一样漂亮,以后不管啥季节咱都能看到咱们村的杏花开。”“这一张拍的是长学哥在上次摄影师们来拍照,搞的农副产品展销会上卖红薯的照片。”宁庄村民张会敏和郭爱菊笑的合不拢嘴。
据了解,今年初,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驻村工作队携手60多名摄影师、新闻媒共同开展“百年杏林三月美”摄影采风创作活动摄影活动,倡导摄影人通过影像的力量,为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搭起一座摄影人扶贫献爱心的金桥,进一步推广宁庄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这些展出摄影作品是今年春天这些摄影师们在村里拍摄的,在千余副摄影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装裱后无偿捐给村里使用,摄影师们志在用镜头宣传扶贫攻坚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参与文化扶贫。
“通过这个摄影展,俺们的土特产也得到了宣传,除了摄影当天被一抢而空的纯手工红薯粉条、自榨的菜籽油、红薯、蜂蜜、鹅蛋等农副产品,平时也不断有回头客和介绍的朋友让我邮寄产品,这可帮助我们找了一条好销路。”宁庄村村民宁长学激动的说道。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在现场看摄影展,以前只在电视上听说过,这一次可长了见识,没想到俺这小山沟里的人也能看上摄影展,欢迎这些摄影师们明年还来俺们宁庄拍杏花。”宁庄村民谢秀恋高兴的合不拢嘴。
(平顶山新闻热线:180 3758 5596 微信:2800068,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咱村这段时间变化真大!原来路边的杂草、污水、塑料袋都不见了,现在成了统一好看的木栅栏,风道用旧砖瓦一垒,还怪好看哩。”
“咱村这段时间变化真大!原来路边的杂草、污水、塑料袋都不见了,现在成了统一好看的木栅栏,风道用旧砖瓦一垒,还怪好看哩。”4月12日,郏县冢头镇蓝育村李书臣老大爷出门散步时,欣喜地发现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苗好一半收’,今年,在咱烟站包棚网格管理员的指导下,我育的烟苗没发生一盘冻害、病害。长势良好,按照合同现在已全部订购出去了。”近日,在郏县黄道镇门沟村育苗工场里,育苗专业户周胜超对烟站站长朱永站说。
“真的是太感谢您们了,帮俺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现在俺每个月在这务工能挣2500多元,一年下来都有3万多元哩!”4月8日上午,在河南大德广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厂房里,郏县冢头镇纪村贫困户刘旭凯见到镇党委副书记杨红玺激动的说到。
“前几天送过来的黄瓜、茄瓜还没有吃完,今天又给我们送来白菜,真是谢谢你们。”4月7日上午,接到郏县长桥镇黄庄村党支部书记黄庄领和合众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战豪送来的白菜、黄瓜,该村四组贫困户黄婆婆一个劲儿地道谢。
“我在家门口干活,早早儿的就下工了,回家还能给娃烧饭,还能照顾老人,一月2000块,我觉着真不赖。”
“我在家门口干活,早早儿的就下工了,回家还能给娃烧饭,还能照顾老人,一月2000块,我觉着真不赖。”日前,郏县安良镇段沟村的贫困户张霞娃边说边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3月30日上午,在郏县长桥镇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郏县合众家庭农场,菜农们砍菜、分堆、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一辆满载生活垃圾的专用车驶入郏县茨芭镇垃圾处理站。处理站值班人员邢培远按动电钮,垃圾装填口的铁门缓缓打开。满车的垃圾通过装填口倾倒入池,旋即被传送带送入巨大的直立反应器中。随着垃圾车的离去,垃圾处理站又恢复了平时的宁静。
“现在草莓已经快没了,这四个棚里我已经套种了苦瓜,剩下三个棚里套种了豆角,等到苦瓜和豆角都下市了,就又可以种草莓了!”3月26日下午,郏县堂街镇石桥店村扶贫专干陈亚铬站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门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