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郏县堂街镇七旬老人植桑制杈50年 感叹传统手艺不能丢

2020-12-17 10:04:57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高鹏程)12月16日上午,郏县堂街镇段李庄村民赵存良带着工具来到桑园里,开始砍伐成形的桑树,用于制作农用工具——桑杈。

堂街镇段李庄村制作桑杈的历史已有近300年,在农业机械化不够普及的年代,段李庄村凭着桑杈,远近闻名。一棵桑树要长成桑杈的样子,需要4-5年时间,每年都要精心修剪才能成形。桑树砍伐后,要经过地窑熏蒸、剥皮、定型、修整、打磨、清洗等多道工艺才能成为一把“合格”的桑杈,颇为不易。

“现在桑杈主要卖到新疆,用桑杈拢棉花不容易出现火星,比铁叉更安全。一把桑杈90块钱左右,一年能卖600多把。挣钱不多,但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赵存良说。

不仅赵存良,同村今年76岁的老人付留钦也拥有制作桑杈的手艺。付留钦种有3亩桑树,每年能出产约500把桑杈。

“桑杈最贵的是包产到户那年,家家户户都要用到桑杈,需求量大增,一把桑杈能卖到100元,比现在的价格还贵。因为村里有这个副业,我们段李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们常说‘段李庄,银钱窝’。”回忆起往事,付留钦露出了笑容。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桑杈的需求量越来越小,很多群众都砍掉桑树,改种辣椒、烟叶等经济作物。到现在,段李庄村只剩下3户群众仍保留着种植桑树的习惯,拥有制作桑杈手艺的老人也越来越少。

“我做桑杈已经做了50多年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制作桑杈的手艺传承下去,让后辈们通过桑杈了解艰苦奋斗的岁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付留钦说。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目前正在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相关资料,对桑杈制作工艺进行保护。

(映象网平顶山新闻热线:15537182886  投稿邮箱:lxy3880@163.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郏县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平顶山市各级消协受理诉求9.14万件 挽回损失2538万 平顶山市各级消协受理诉求9.14万件 挽回损失2538万

精品原创

鲁山县“家庭成长计划·爱暖万家”公益行动暨关爱队伍培训启动 鲁山县“家庭成长计划·爱暖万家”公益行动暨关爱队伍培训启动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